中醫預防癌症新方向: 特定體質與相關癌症風險

中醫預防癌症新方向: 特定體質與相關癌症風險

中醫體質學揭示特定體質與癌症風險的關聯

癌症一直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對癌症早期預防的關注日益增加。中醫學憑藉其「治未病」的理念,在癌症風險預測和健康干預方面展現出獨特的優勢。中醫體質學通過辨識個體的體質特徵,為癌症風險評估提供了嶄新方向。


體質與疾病易感性的潛在關聯

註冊中醫師郭莹莹指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包括身體結構、機能運作和心理特質,這些身體特徵受先天遺傳和後天因素影響,通常在一段時期相對穩定,會影響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或易感性。根據《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體質分為平和質和其他八種偏頗體質。這些偏頗體質可能增加疾病的發生風險。研究顯示,體質理論不僅應用於疾病診治,也逐步被用於疾病風險評估。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客座副教授黃韻婷博士引述內地一項涵蓋388位年齡介乎40至69歲的癌症高風險人群調查,研究人員分析了五種主要癌症(肺癌、上消化道癌、肝癌、結直腸癌與乳腺癌)與中醫體質的關聯情況,並發現多項具統計意義的觀察結果。


初步研究結果

癌症類型 體質類型 風險倍數     結論
上消化道癌 陰虛質 1.84 倍 風險顯著上升
肝癌 濕熱質 3.32 倍 風險大幅上升
肝癌(男性) 濕熱質 3.84 倍 男性風險顯著上升
肝癌(女性) 血瘀質 7.97 倍 女性風險高度顯著上升
結直腸癌(女性) 血瘀質 5.52 倍 女性風險顯著上升
上消化道癌(女性) 平和質 0.45 倍 平和體質者風險偏高

此外,一項發表於國際期刊《Pharmacophore》的研究指出,女性若屬於中醫氣鬱質,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將大幅增加。研究團隊針對305名乳腺癌患者與311 名健康女性進行比較,發現患癌女性中,氣鬱質的比例明顯偏高,約為一般人的 3.2 倍。若氣鬱體質合併「濕熱體質」或「血瘀體質」,乳腺癌風險分別上升至 4.8 倍 與 3.3 倍,顯示多重偏頗體質可能具有累加效應。


從體質入手,預防癌症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客座副教授黃韻婷博士指出,中醫體質學的核心理念是「治未病」。通過定期進行中醫體質辨識,高危人群可以及早了解自己的體質狀況,並採取針對性的健康干預措施。市民可以通過中醫體質問卷來分析自己的體質偏向,這有助於調整生活習慣或進行中醫干預。


中醫體質問卷分析簡易版

(中醫體質問卷鏈接:https://drbot-diagnosis.f5.works/):

  1. 你感到身體沉重不輕鬆嗎?
  2. 你面部或鼻部有油膩感或者油亮發光嗎?
  3. 你易生粉刺、暗瘡或膿瘡嗎?
  4. 你會無緣無故歎氣嗎?
  5. 你容易過敏(對藥物、食物、氣味、花粉或在季節交替、氣候變化時)嗎?
  6. 你小便時尿道發熱、尿色深黄嗎?
  7. 你容易有黑眼圈嗎?
  8. 你的皮膚一抓就紅,並出現抓痕嗎?
  9. 你沒有感冒時也會打噴嚏嗎?
  10. 你感到眼睛乾澀嗎?
  11. 你感到胸悶或腹部脹滿嗎
  12. 你沒有生病的情況下, 你會感到身體、臉上發熱嗎?
  13. 你有因季節變化、溫度變化或異味等原因而咳嗽或喘氣的現象嗎?
  14. 你的大便黏糊不爽、有未排清的感覺嗎?
  15. 你怕冷、衣服較其他人穿得多嗎?
  16. 你面部兩顴泛紅或偏紅嗎?
  17. 你容易疲倦嗎?

註冊中醫師郭莹莹表示,完成問卷後,市民可以根據以下建議改善體質:

  1. 改善生活方式:針對痰濕質,建議減少高脂、高糖飲食並增加運動;對於血瘀質,則可通過按摩、針灸等促進血液循環。
  2. 中藥調理:根據個人體質,選擇合適的中藥來調整陰陽平衡,降低癌症風險。
  3. 情緒管理:氣鬱質人群應重視壓力調節,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長期壓抑。
  4. 定期監測: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中醫體質辨識與癌症篩查,及時發現體質變化並進行干預。

通過辨識和調整體質,中醫體質學有助於降低高危人群的癌症發病率,體現了中醫「未病先防」的智慧。隨著中醫體質學與現代醫學的深入結合,未來的癌症預防將更加精準和高效。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客座副教授黃韻婷博士及註冊中醫師郭莹莹指出通過辨識和調整體質,中醫體質學可以幫助高危人群降低相關癌症的發病率,體現了中醫「未病先防」的概念。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客座副教授黃韻婷博士及註冊中醫師郭莹莹指出通過辨識和調整體質,中醫體質學可以幫助高危人群降低相關癌症的發病率,體現了中醫「未病先防」的概念。
  

附加資料: 各類體質與對應的常用中藥

體質類型 常用中藥 功效簡介
平和質 黃耆、山藥、蓮子 補氣健脾,維持氣血平衡,增強體質穩定性
氣虛質 黃耆、黨參、大棗 補氣養血,改善疲倦、乏力、氣短易汗
陽虛質 附子、肉桂、鹿角膠 溫陽補腎,改善畏寒怕冷、手足冰冷
陰虛質 沙參、麥冬、百合 養陰潤燥,緩解口乾、燥熱、失眠
痰濕質 薏苡仁、茯苓、陳皮 健脾利濕,適合痰多、身重倦怠者
濕熱質 菊花、黃連、車前子 清熱利濕,緩解口苦口臭、易長痘等問題
血瘀質 丹參、川芎、紅花 活血化瘀,改善血行不暢、經痛、面色晦暗
氣鬱質 香附、玫瑰花、合歡皮 疏肝解鬱,針對情緒低落、胸悶易怒
特禀質 防風、黃耆、白朮 固表益氣,適合過敏體質如鼻敏感、濕疹等

參考文獻

  1. 郭鵬 (2016). “社區癌症高危人群與中醫體質相關性分析.” 北京中醫藥 35(12): 1168.
  1. 孫有智、陳倩君、劉沛等(2021)。《中醫體質對乳腺癌發病率的影響:一項病例對照和橫斷面研究》,Pharmacophore, 12(2), 46–56。
  1. Wong, W., et al. (2013). “Valid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 do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cept of body constitution exist?”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3: 481491.
  1. 秦靜波, et al., 大健康背景下中醫體質在惡性腫瘤防治中應用的思考. 北京中醫藥大學報, 2021. 44(9): p. 818-823.
  1.                王琦主編(2009)。《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預約服務

我們收到預約後將會進快聯絡您。

黃韻婷醫師將於2024年9月10-12日及9月24-28日休假,敬請留意!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